楊謙柔博士

Dr.greenbuilding@gmail.com

華夏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

兼推廣教育中心主任、綠「健」築研究室主持人

前室內設計系系主任

 

一、前言

在全球溫暖化危機的當下,如何節約能源,減少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減緩全球溫暖化現象,已成為可持續住居環境營造的重大課題之一。政府為推廣綠建築設計,獎勵節能減碳的營建行為。分別於都市更新條例、都市計畫區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等相關法令中,針對申請綠建築標章,通過綠建築分級評估銀級以上的新建建築物,提供3%~10%不等的容積獎勵。

 

二、綠建築容積獎勵法源

目前有關綠建築設計容積獎勵之機制有二,分別是: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以及各地區的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規定。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及通過綠建築分級評估銀級以上者,得給予容積獎勵,其獎勵額度以法定容積百分之十為上限。目前實施情形為通過銀級者給予6%容積獎勵,通過黃金級者給予8%容積獎勵,通過鑽石級者給予10%容積獎勵。但新北市土管規定自103年5月1日開始,黃金級以上才給予容積獎勵,通過黃金級者給予3%容積獎勵,通過鑽石級者給予5%容積獎勵。

 

三、綠建築設計指標

台灣綠建築標章評估內容分為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y)等四大面向,涵括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CO2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等九大指標。

生態指標群包括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等3個指標,不僅提供生物多樣的可能性、棲地與綠網的營造,亦注重基地綠化與保水;希能有效減緩熱島效應而產生的建築耗能。

節能指標群以日常節能指標為主,分為外殼節能、照明節能、空調節能等三大面向,直接與耗電量有關;節約能源設計的綠建築除有效節省用電外,亦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減廢指標群分為CO2減量、廢棄物減量兩個指標,最大的影響在於減低建材使用、促進營建副產品資源化、建築長壽化,減少建材的製造、運輸、拆除、丟棄所產生的耗能與二氧化碳排放。

健康指標群分為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等3個指標,著重在人們健康生活環境的營造,自然通風、採光可有效減少空調照明設備之耗能。開源節流的水資源利用行為,也是節約能源設計的一環。污水垃圾改善、資源回收、廚餘堆肥等基地內資源化設施,減少後續處理廢棄物所產生的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莫大的助益。

據筆者實務經驗,欲取得綠建築銀級以上之開發案,除至少須通過日常節能、水資源等2項門檻指標外;須另外增加綠化量、基地保水、汙水及垃圾改善、CO2減量等4項指標得分。若欲提升為黃金級指標,則必須加強建築物外牆與玻璃的隔熱性能,提升日常節能指標得分。至於鑽石級綠建築,基地面積1公頃以下的建築物,免評估生物多樣性指標外,其餘8個指標均須顧及,就可輕易通過鑽石級綠建築評定。

 

四、綠建築環境貢獻

碳中和(carbon neutral)是一種計算機制,針對CO2排放所造成的衝擊,在地球其他地方減緩、免除相關碳排放量。透過造林植樹,以及再生能源、節約能源等方式,或以碳排放額度交易方式,進行碳補償(Carbon Offsets)。

本文以一處位於台北市之都市更新案,進行實證分析。該案為RC構造建築物,基地面積1,621.46㎡,建築面積818.73㎡,法定建蔽率65%,實際建蔽率50.49%。法定容積率300%,總樓地板面積17,061㎡。該案設計符合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CO2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及污水垃圾改善等7項指標,分級評估達到綠建築標章分級評估之〝黃金級〞標準,取得8%容積獎勵。

本案建築生命週期CO2排放量約為21,543,749(kg),透過綠建築設計的手法可減少CO2排放量約3,765,230(kg),據此推估綠建築環境貢獻度為17.48%。若僅針對綠建築獎勵樓地板面積389㎡部分討論,其建築生命週期CO2排放量約為501,728(kg),透過綠建築設計的手法可減少CO2排放量約626,554(kg),據此推估綠建築環境貢獻度為124.88%。因此,都市更新後綠建築設計對整體環境貢獻度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它確實減低了開發對環境的衝擊與影響。

 

五、綠建築成本效益分析

從設計端導入綠建築理念,藉由設計巧思很容易達到綠建築性能,並不會增加太多成本。本案共採用了(1)加強景觀植栽綠化、(2)透水鋪面、(3)施築滲透側溝、(4)專用蓄水貯集框架提升保水性能減緩都市洪峰、(5)降低外牆熱傳透率提升隔熱性能、(6)降低開窗面熱傳透率,提升隔熱性能、(7)設置熱水管保溫材、(8)設置雨水回收及噴灌系統、(9)設置垃圾冷藏設備、(10)設置密閉式垃圾箱資源回收桶、(11)設置落葉堆肥處理再利用系統等11項會增加成本的綠建築設施手法。其他設計巧思可達成綠建築目標或是屬於一般未申請綠建築評定也會設計的手法,例如方位、座向、深遮陽、自然通風採光、綠建材使用率、爐石摻料比例…等,暫不列入成本增加考量。上述11項綠建築設施,使得本案總共增加成本約12,825,309元,平均增加造價成本約752(元/㎡),約佔造價成本2.5%。本案獎勵容積樓地板面積約117.72坪,扣除營建成本及綠建築設施增加成本,約可增加194,358,364元之收益。

 

六、結論與建議

建築開發導入綠建築設計對於居住環境、開發商與使用者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減少建築開發對環境的衝擊、提昇開發效益,進而打造一個節能減碳健康綠住居環境,開創三贏局面。

時值政府打房、購屋者觀望以及買氣降低之際,吾人應該放緩推案腳步,好好的從設計端導入綠建築設計,不僅節能減碳降低環境衝擊,更能提供居住者更優質的環保綠住居,啟動台灣城市更新以及房產價值的蛻變契機。